会计学院前身为四川工商学院财务会计系,2006年财务管理专业开始招生,2017年更名为四川工商学院会计学院,是学校创办最早的院系专业之⼀。
学院现有财务管理、会计学、资产评估和审计学四个本科专业,其中会计学专业是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另有教育部产教融合协调育人项目4项,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7项,校级18项;截⽌2024年5月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2500余⼈。
一直以来,学院坚持党的领导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建有12个实验室,与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共建教学实践基地近20个;10余年来,已向社会输送了8000余名合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学院各专业招生计划
普通高考本科招生专业及人数
对口本科招生专业及人数
会计学专业
财务管理专业
资产评估专业
审计学专业
师资力量
院领导
黄浩,三级教授,四川工商学院会计学院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市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毕业于四川⼤学经济系,主要从事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出版专著1本,主编教材3本,发表论文40余篇,完成4项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科研课题,8项院(校)级科研课题,1项宜宾市科技局科研课题。 主持和参与横向课题11项。
高一钧,副教授,四川工商学院会计学院副院长兼党总支副书记,职业指导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创新创业导师库导师、SYB创业培训导师,多年从事党建群团、学生管理、继续教育工作等,先后担任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副院长、学校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对外合作处副处长、先后荣获四川省教育工委“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就业先进个人”等荣誉;长期指导学生团队参加省市、校级各类竞赛并获得奖项,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4项省级课题。
教授团队
向上滑动
副教授团队
向上滑动
教研室主任
向上滑动
专业学科带头人
向上滑动
博士团队
向上滑动
现代化的实验实训室
为“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搭建实践平台
会计学院有资产评估实验室、商务大数据实验室、财务共享实训室、财会职业能力培养实验室等,共13间。其中基础实验室1个,专业实验室7个,实训场所4个,服务于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审计学专业及资产评估专业学生。
教学软件包括:财务共享实训平台、大数据实训平台、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财会情景互动平台(包括管理会计资源平台、成本会计资源平台、审计案例资源平台)、电子税务平台、金蝶K3cloud、智能财务软件、资产评估实训平台等。
会计学院实验实训中心主要承担会计学院在校生的实验教学任务、教师及学生的科研资源支持及企事业单位人员专业应用技能培养等工作,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的管理,使学科建设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资产评估实验室 商务大数据实验室
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 会计基础实验室
审计实验室 会计文化综合实验室
财务共享实训室 财会职业能力培养
会计文化实验室
学院特色获奖
部分优秀校友
学院通过教学改革和OBE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毕业生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考研成功率逐年攀升;许多校友在各大企业担任重要职位,为社会各界做出了卓越贡献。
优秀就业
向上滑动
考研代表
向上滑动
产教融合项目
赴成都和创财税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赴川渝财税服务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赴四川民思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活动
赴四川名扬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赴中泰元融集团开展访企拓岗活动
与眉山慧算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学院文化
01
学术氛围
会计学院强调学术追求和知识创新。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致力于学习和研究,推崇学术诚信和学术自由。
02
社交互动
会计学院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友谊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在校园中,学生参与各种社团、学生组织和活动,进行各种社会互动。
1
2
03
全人教育
会计学院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智力、素质和道德品质。大学提供丰富的课外活动和培训机会,帮助学生拓展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
04
创业和创新精神
会计学院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学校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与平台,鼓励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中探索新的领域和机会。
校园生活
大学校园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之一。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还可以结交朋友,参加各种社团活动,拓展自己的视野。大学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充满了挑战和机遇。
校园环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二课堂培养
为丰富同学课余生活,学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科技、志愿服务等校园文化活动,助力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探索知识的海洋,塑造未来的领袖!欢迎加入我们的学院,在这里,你将接触到前沿的学术研究,体验到精彩的校园生活,结交到来自各地的优秀同学。希望你在大学四年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来源:会计学院
一审一校:廖婕颐、陶国东、陈中琳、邱祥月、彭雅漉
二审二校:李孝国、吴俊、李博楠、吕栋梁
三审三校:高一钧、司雯元、陈虎